【视频】雷朝滋司长:高等学校是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
雷朝滋说,“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是教育部党组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写好教育部“奋进之笔”的重要战略部署。“珠峰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四大,即建设大平台,组建大团队,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核心是组建大团队,主要抓手是在“双一流”建设....
两会期间,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雷朝滋做客中国双创。
针对记者提出的高等学校“珠峰计划”进展和高校自主创新等问题,雷朝滋司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雷朝滋说,“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是教育部党组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写好教育部“奋进之笔”的重要战略部署。“珠峰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四大,即建设大平台,组建大团队,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核心是组建大团队,主要抓手是在“双一流”建设高校布局一批前沿科学中心,通过打造政策特区,给予稳定的支持保障,建设成为具有国际“领跑者”地位的创新中心和人才摇篮,成为我国在相关基础前沿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学术高峰。引导科研人员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一些“从0到1”的科学研究。
谈到高校的科技创新地位,雷朝滋表示,高等学校是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虽然高等学校研发人员不到全国的10%,研发费用不到全国的8%,但是他们承担了2/3以上的基础研究任务,承担了80%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承担了60%以上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础研究,发表的论文占到全国的80%,发表的SCI论文占到世界总数的1/8,他们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项目就占到全国的70%左右。
在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上,雷朝滋认为,高等学校有能力为国家“自主创新”做出更大贡献,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一是加强高等学校的基础研究,加强创新的源头供给。二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在高校建设一批集成攻关平台,解决“卡脖子”问题。三是深度开展协同,加强校企合作,加强产、学、研协同攻关。四是坚持开放创新,要建立好一些开放创新的平台,大力推进国际合作交流。五是强化人才培养,特别是发挥科研育人作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精神。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质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2018年中小学智慧教育发展与创新应用研讨会录播教室

2018年4月19日上午,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主办,南昌大学附属中学承办的2018年中小学智慧教育发展与创新应用研讨会隆重开幕。本次研讨会旨在... [查看详情]
《推动大数据分析大招智慧教务》王士贤

王士贤老师从教务系统简介、教务大数据分析、打通智慧教务、“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组织架构和利用大数据打造智慧教务的经验和做法。 [查看详情]
《校园大数据的思考与展望——数据事记》 杨德斌

杨德斌教授认为信息化迎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如何在真正意义上助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成为重要命题。就此,他提出“数智校园”的概念,即数字校园和智慧校园相结合。 [查看详情]
《谈智慧校园》张景中

张景中院士认为,智慧教育是否智慧,不在于设备和环境是否智慧,而要看教学内容是否智慧。目前教学和科研是智慧校园建设的最薄弱环节,张院士表示他对高校智慧校园的最大期待是信息技术能够... [查看详情]
《“ihome+”时代的智慧校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息化建设实践与思考》 张建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息中心主任张建华以该校智慧校园特色应用“ihome+”为例,详细介绍了其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实践情况、取得的成果和思考。 [查看详情]
《研讨型教室建设助力创新人才培养》陈勇

陈勇主任介绍,中石油大学采取“互联网+教室”的方式,实践精英型教育、特色型教育和研究型教育的目标,它由先进的校园网络、完备的数据中心、统一的认证体系、立体的学习平台、智慧的教学环... [查看详情]